无障碍浏览 | 长辈版 |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 登录 | 注册 欢迎访问池州市商务局网站!
您当前的位置: 池州市商务局 / 专题专栏 / 法治宣传
【普法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3-04-17 0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框架,建立国家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全面加强国家安全工作。
  一、提出时间
  2014年4月15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5年7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将每年4月15日确定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2016年4月15日是第一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二、具体内涵
  《国家安全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安全是指国家政权、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人民福祉、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其他重大利益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内外威胁的状态,以及保障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理论体系下,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所有国民、所有领域、所有方面、所有层级安全的总和。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开放和安全,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筹维护国家安全和塑造国家安全。
  三、相关背景
  1.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国家安全观虽然保持着比较强的延续性,但是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因而有较大的变化。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一演变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二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末,这一阶段是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第三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之前,这一阶段形成了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内容的新国家安全观;第四阶段是从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一阶段形成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观的日臻成熟和完善。
  2.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相关背景
  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任重道远。从外部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局部冲突和动荡频繁。新冠肺炎疫情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表明,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从国内看,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党面临的长期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具有尖锐性和严峻性。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国内外因素的交织作用下,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
  四、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国家安全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设立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以国家安全法为引领,国家情报法、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国防交通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外商投资法、数据安全法、香港国安法等一系列国家安全法律法规制定出台,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加紧构建形成;2015年1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纲要》;2021年11月审议通过《国家安全战略(2021—2025年)》,对构建与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新安全格局,统筹做好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方向国家安全工作作出部署……。
  国家安全工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推进建立国家安全情报信息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国家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国家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国家安全危机管控制度、国家安全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制度机制,国家安全工作合力和整体效能进一步增强;推动建立国家安全决策咨询机制和跨部门会商机制,提高国家安全科学决策水平;落实国家安全工作督促检查和责任追究机制……
  十年来,各地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统筹推进各领域安全,积极构建大安全格局。
  五、重大意义
  一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大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二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创新的重要方面,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这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深刻总结国家安全的基本经验,科学把握国家安全的内在规律,敏锐洞察国家安全形势的新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创造性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刻揭示了中国国家安全的本质,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历史性飞跃。三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实践的行动纲领,认真贯彻国家安全责任制,强化维护国家安全责任,依法行使国家安全法律法规赋予的职权,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四是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重要支撑,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坚持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相统一,走共同安全道路。这是对传统国家安全观的超越,摒弃了一切形式的冷战思维,打破了弱肉强食的传统逻辑,超越了结盟的传统模式,为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六、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以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和宽广的世界眼光深刻把握国家安全问题,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擘画了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布局,实现了对传统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突破,深化和拓展了我们党关于国家安全问题的理论视野和实践领域,是我国国家安全理论的最新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对国家安全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并深入阐发了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新安全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时代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外延不断拓展。比如,提出网络安全观,倡导尊重网络主权、推进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变革、构建网络命运共同体;强调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在全球范围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推动全球安全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等等。这些思想充分彰显新时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价值理念,具有深刻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按照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原则,统一领导和部署国家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国家安全法制体系,制定并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反间谍法、反恐怖主义法、网络安全法、核安全法、国家情报法等一系列法律,加快推动出台生物安全法和构建国家生物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度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
  七、完善的具体要求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维护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增强国家安全能力。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分析我国国家安全能力存在的不足,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尽快补足国家安全能力短板,确保总体国家安全观有效落实,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严密防范各种安全风险集聚交汇形成风险综合体,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和不犯颠覆性错误的底线。
  完善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进一步发挥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统筹国家安全事务的作用,抓好国家安全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着力在提高把握全局、谋划发展的战略能力上下功夫,不断增强驾驭风险、化解挑战的本领。进一步完善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把国家安全工作纳入法治轨道。
  建立健全国家安全风险研判、防控协同、防范化解机制。在做好风险信息采集、来源识别、性质判断、原因分析、趋势预测的基础上,对任何可能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发出预警、做好预案,统筹协调相关部门,适时采取有效措施,做到见事早、出手快、措施实,防患于未然、处置于未萌,始终掌握战略主动。
  八、商务部门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安全的基础。维护经济安全,核心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断提高国家的经济整体实力、竞争力和抵御内外各种冲击与威胁的能力.重点防控好各种重大风险挑战,保护国家根本利益不受伤害。其中,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随着中国日益发展成为全球性大国,面临越来越多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如金融安全、科技安全、网络信息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等,这些在发展中产生的安全问题最终也只能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中得到解决。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新常态伴随新问题、产生新矛盾,一些潜在风险逐渐显现。
  各级商务部门如何在工作中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一是从国家安全的层面,站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社会稳定的角度,理解、支持全面深化改革。二是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到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落实,加强相关对外制度的建立与管制,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履行国际义务。
  九、公民如何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国家安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公民和组织应当履行下列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一)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关于国家安全的有关规定;
  (二)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线索;
  (三)如实提供所知悉的涉及危害国家安全活动的证据;
  (四)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者其他协助;
  (五)向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和有关军事机关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
  (六)保守所知悉的国家秘密;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任何个人和组织不得有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不得向危害国家安全的个人或者组织提供任何资助或者协助。
  但是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政治、军事、国土、经济、金融、文化、社会、科技、网络、粮食、生态、资源、核、海外利益、太空、深海、极地、生物、人工智能、数据等诸多领域。每一项内容都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每一个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都应当关注国家安全,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理念,防微杜渐。(来源:根据人民网五篇文章综合)

【普法宣传】“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
站点地图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页面纠错 | 网站建设意见

主办单位:池州市商务局 联系电话:0566-2569708 传真:0566-2569728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长江南路398号德邻广场 邮编:247000 网站标识码:3417000010
Copyright @ 2004-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皖公网安备 34170002000014号

| 皖ICP备2021011913号-1